<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最美奋斗者——孙亚红

        信息来源:中共中央宣传部2019年10月11日223591

        最美奋斗者——孙亚红



        人物简介:孙亚红,女,汉族, 中共党员,1966年3月出生,内蒙古赤峰市红山区人。孙亚红三十一年如一日,始终奋斗在生产第一线,服务在基层,她爱岗敬业、业务精通、任劳任怨、不怕脏和累,常年奔波在田间地头,她推广普及了100多项种养殖新技术,培训农牧民10余万人次,她把青春、汗水和热血奉献给了农民。她曾获中华农业神内基金农技推广奖、内蒙古365beat版app_365bet官网娱_下载bst365五一劳动奖章、内蒙古365beat版app_365bet官网娱_下载bst365农牧业丰收奖,被评为内蒙古365beat版app_365bet官网娱_下载bst365优秀科技工作者、内蒙古365beat版app_365bet官网娱_下载bst365最美农技员、内蒙古365beat版app_365bet官网娱_下载bst365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内蒙古365beat版app_365bet官网娱_下载bst365优秀科技特派员等多种奖项和荣誉。

        事迹材料:孙亚红,女,中共党员,1966年3月出生,祖籍内蒙古赤峰市红山区,1988年7月从内蒙古哲里木畜牧学院畜牧专业毕业后,分配到巴彦淖尔市临河区家畜改良站工作至今。该同志从事基层农技推广工作三十年,始终奋斗在生产第一线,服务在基层,爱岗敬业,她独立主持过多个专业技术项目,并取得了优异成绩。她的主要事迹有:

        一、推广普及100多项种养殖新技术,足迹踏遍村村户户。她是巴彦淖尔市科普志愿者和科技特派员,常年到村组开展技术服务,她亲自做、手把手地教,不厌其烦,三十年来,她的足迹走遍临河区的村村户户,她从不计较个人的付出。她针对临河区养殖户秸秆整喂、养殖粗放的现状,作为主要技术人员的她主持了“农业部农作物秸秆加工转化利用项目”,利用“微贮王”、“兴牧宝”、“多菌系复合菌剂”等微生物制剂对农作物秸秆进行微生物发酵贮处理技术、推广了猪“四良四改”养殖等几十项新技术。农户由秸秆整喂改为粉碎后、调制后饲喂,转变了养殖方式,养殖户实现了节本增效,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她推广了奶牛冷冻精液配种技术、奶牛性控精粒冷配技术,奶牛TMR饲喂技术、奶牛标准化养殖技术等,奶牛单产逐年提高,由之前的3—4吨提高到目前的9—10吨,每头奶牛多增效益3000元以上,奶牛养殖户年增加效益5000万元,经济效益显着;针对肉羊养殖户饲养成本不断上升、养殖效益越来越小的现状,作为主要技术人员的她主持和推广了玉米全株青贮技术、玉米秸秆青贮技术、蕃茄皮青贮技术,苜蓿种植技术、麦后复种燕麦草技术等,每年推广玉米全株青贮和玉米秸秆青贮20万吨以上,每只羊每天降低饲养成本1元以上,累计节约成本10多亿元,而且农作物秸秆过腹还田利用率提高到80%,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巨大。

        二、浅显易懂讲好每堂课,“农民学生”遍布全区。她是临河区畜牧技术培训主要讲师。她是临河区巩固退耕还林项目讲师、再就业培训讲师、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讲师、农技指导员能力提升讲师、农民田间培训学校校长等。她所面对的学生都是知识水平不高的农牧民,为了讲好每堂课,她总是反复研究讲课的艺术性,把高深的理论知识转换成农民一听就懂的话讲出来,农民爱听、一听就懂,她总是认真对待每一次讲课,从不草率应付。多年来,她累计培训养殖户超过10万人,她走到哪里,都有农户亲切地喊她“孙老师”,这时是她最开心的时候。

        三、为肉羊产业倾注心血,三十年初心不变。她是临河肉羊产业发展的见证人和参与者,临河肉羊产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她奉献了青春、流下了汗水和泪水。她主持了国家农一类标准化基地建设项目,主笔起草并编制了《绵羊超数排卵同期发情操作技术规程》(蒙QBY/T080-2006)等11项肉羊地方标准,结束了巴彦淖尔市没有肉羊地方标准的历史。成立了临河区肉羊胚胎移植中心,移植了巴美肉羊胚胎2万枚,生产种羊1万多只,带来直接经济效益3000多万元;主持了“巴美肉羊新品种培育及优质种羊推广利用项目”,推广巴美肉羊2万多只,推广杜泊、萨福克等优质种羊5000只,年生产优质羔羊150多万只,羔羊屠宰率提高到51%,胴体重由25斤提高到45斤,胴体净肉重由66%提高到75%,每年新增经济效益2亿元以上。

        她推广了巴寒杜三元二代杂交高频高繁技术和羔羊早期断奶技术,探索出适合临河区的最佳杂交组合和二年三胎繁殖技术,农户每只母羊每年多增收600元,全区母羊养殖户年新增效益3亿元。

        近几年,她又把精力放在了乌梁素海面源污梁治理和畜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上,她充分利用临河耕地多畜多的双重优势,探索出种养结合、农牧循环的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途径,养殖场粪污治理“一场一策”,全区粪污治理采取“户建池、村建场、乡建中心、区建服务平台”的四级治理措施,畜禽粪污经微生物菌发酵无害化处理后就近还田消纳利用。她一个户一个场地进行现场粪污处理技术指导,哪里最臭她就最爱往哪里去。

        四、投身脱贫攻坚,助推乡村振兴。她积极响应党组织号召到干召庙镇棋盘村任脱贫攻坚驻村第一书记,至今已经驻村四年多。她每月坚持为村里党员讲一堂党课,她带领村里党员开展义务劳动,新技术让党员先试用,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她的组织下,村里逢节必过,通过文体活动,不断凝聚民心,树立村基层党组威信,发挥村党支部作用。为了村里发展,她“厚着脸皮”一次次四处募捐、拉赞助,到处找项目,她先后引进修路、建广场、安装路灯、农网改造、示范园区建设、放母收犊、统防统治、统耕统收、定单种植等多个项目,棋盘村用三年时间实现脱贫,道路全部硬化,建设四个文体活动广场,家家门前安装了路灯,几十项新技术应用在种养殖业上。目前棋盘村民人均收入也由她驻村时的7000多元提高到1.6万元。

        孙亚红用她的行动践行着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职责,奋斗是她的符号,为农民服务她永不止步!

        编辑    梁利军

        审核    卜凤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