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坚持机关党组织与农村结缘 机关党员干部与农户结亲 努力打造精准扶贫亮丽风景线

        信息来源:2016年05月23日11331

           韦占飞   张春林

          近年来,准格尔旗直属机关工委坚持把精准扶贫作为服务旗委、政府中心工作的重要任务来抓,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作出的“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关键在贫困的老乡能不能脱贫”的重要指示精神,把精准扶贫作为贫困治理的指导思想和全面建成准格尔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按照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和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实施方案》,打响了准格尔旗精准脱贫攻坚战,旗直属机关工委以科局机关单位党组织与农村结缘、机关党员干部与农户结亲为载体,组织旗直属机关187个党组织、2086名党员干部走出机关、走进农村,真帮、实帮、用心帮,切实精准脱贫工作做细做实做好,带领贫困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扶贫成效。 

          一、精心组织、强化措施、落实责任,为精准扶贫提供有力保障 

          准格尔旗直属机关工委将扶贫攻坚列入机关党组织年度党建工作目标任务,建立机关党组织扶贫攻坚责任清单,责任书签订到党员。先后制定了《旗直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包联苏木乡镇街道嘎查村推进精脱贫工作方案》和《旗直机关党员干部结对帮扶农村牧区贫困户实施办法》,按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精准管理”的原则,采取“一村一策、一户一法”的方法措施,把“一村一队、帮扶到户”的精准扶贫工作落实到位。旗直机关工委组织全旗187个机关企事业党组织包联159个嘎查村,2086名干部与1861户贫困户结成精准扶贫帮扶对子,每个嘎查村派驻1个旗县级领导为团长、旗直部门党支部书记为组长、驻村机关党员为队长、村“两委”和包户干部为成员的159支精准扶贫服务工作队,要求每个帮扶责任党员每月至少到村到户2次,与农牧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全面摸清帮扶贫困户基本情况,找准帮扶办法,制定帮扶脱贫计划,立下“不脱贫不收队”的军令状。通过建立以机关部门单位党组织帮扶为“引领”、 驻村机关党员干部为“抓手”、嘎查村贫困农牧民为“主体”的脱贫攻坚工作体系,推进机关单位党组织帮扶工作前移至村,有效的脱贫方法措施到户,有力的责任机制落实到人,形成了党建引领抓推动、党员精准发力抓脱贫、贫困农牧民主动参与的工作格局。 

          二、深入调查、摸清底数、精准识别,为精准扶贫攻坚绘就蓝图 

          为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的有效落实,把“一村一策、一户一法”的方法措施落实到位,旗直187个机关党组织、2086名党员干部首先利用一个月的时间,沉下身子、甩开膀子,深入村组逐户进行调查摸底、精准识别,总结出了“九步法”识别步骤程序,通过点、议、评进行识别,农户自愿申请、村民小组提名、嘎查村民代表评议和票决形成初选名单,嘎查村委会和机关党员驻村工作队核实后进行公示。因户制定脱贫计划,做到一户一本信息台账、一户多个脱贫计划、一户多套帮扶措施。做到“户有手册、村有台帐、苏木乡镇有档案、旗有数据库”。加强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和贫困人口有进有出的动态管理,力求把新增的贫困人口吸纳进来,把已经脱贫的贫困户排除出去,真正解决“精准扶持”的问题。通过调查核实、建档立卡,因村施策、因户施法,为农牧民绘就了攻坚克难、脱贫致富的蓝图。 

          三、因村施策、因户施法、精准发力,为强化优势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按照全旗农村产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总体规划,结合全旗农牧业产业发展“五带”建设方案,旗农牧、水利、文化、旅游等部门的机关党组织和驻村工作队的党员干部,围绕发展特色种(植)养殖、休闲观光采摘、文化旅游等产业优势,帮助贫困户大力发展优势特色产业。一是确定了沿河地区十二连城主要发展绿色瓜果蔬菜、食用菌、休闲旅游采摘业和光伏产业;二是沿河湿地地区大路主要发展现代水产业和休闲旅游业;三是沿河沙漠边缘地区大路镇布尔陶亥苏木重点发展生猪、肉羊和奶牛等现代畜牧业;四是三川地区牛川、纳林川、百里长川适度发展种植养殖业文化旅游苗圃以及小果园种植产业;五是中西南梁峁山区主要发展小杂粮、林果和苗圃产业;六是依托休闲观光采摘农业、垂钓、油松、黄河峡谷、砒砂岩等丰富的旅游资源优势,扶持旅游景点附近贫困户开办农家乐、渔家乐等,促进贫困户通过发展产业增收。通过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因户施法、精准发力、产业带动,使农牧民实现了稳定脱贫致富。 

          四、用足政策、突破瓶颈、兜底扶贫,为精准扶贫破解难题 

          充分运用财政和金融扶持政策,支持贫困农牧民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和社会公益事业建设,突破瓶颈易地搬迁,攻坚克难兜底扶贫,真正把财政金融惠民政策落实到贫困户,全面打赢脱贫致富攻坚战。一是旗直各单位机关党组织充分发挥各自部门行业优势,驻村工作队的党员干部积极争取财政金融政策的有力支持,全力推进精准扶贫。在争取财政政策支持方面,旗财政局按照每人1万元的标准给予补助,现已下达发展产业扶持补助资金1266.5万元,新修公路147.9公里,建设供电项目87.3公里,打井96眼,新增水浇地258亩,建设棚圈3715平米,购置牲畜8439头只,直接惠及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423户2533人。在争取金融政策支持方面,积极抓好金融贷款扶持工程,已争取发放金融扶贫贷款2993万元,对年龄60周岁以下的、有劳动能力有产业发展意愿的贫困户建档立卡,并根据每户产业发展规模,给予0.3万元至5万元的贷款。通过财政金融政策的扶持,优势特色产业得到了大力发展,贫困农牧民的经济收入有了新的提高,全旗贫困农牧民正在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迈进。二是针对不同贫困对象,多措并举,分类实施,兜底扶贫。旗就业局每年拿出75万元培训经费,用于对  500人次青壮年贫困劳动力的技能培训,通过转移就业增加收入,实现精准脱贫。旗教体局对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每生每学年资助5000元,本科生每生每学年资助4000元,专科生每生每学年资助3000元;旗民政局对低保家庭以外的在校蒙古族学生落实全市蒙古族大学生资助政策,国家重点院校本科生每生每学年资助7000元,本科生每生每学年资助5000元,专科生每生每学年资助3000元。旗卫计局、民族事务局将低保贫困户、少数民族贫困户参加新农合个人缴费部分由市、旗两级财政给予全额补贴。贫困人口住院治疗不需缴纳押金,报销比例提高了10%。在市外医疗机构就诊的,起付线降低50%,不分病种,贫困人口大病保险起付线降低了50%,报销比例提高了10%三是对不具备生存发展条件、就地脱贫成本高、难度大的贫困户实施了易地扶贫搬迁。为做好贫困户的易地搬迁工作,对口帮扶贫困嘎查村的机关党组织和驻村帮扶工作队的党员干部,通过认真摸底核实、广泛宣传动员和耐心细致的工作,现已完成易地扶贫搬迁1457人,实现了易地扶贫搬迁的新突破,从根本上解决了贫困户和贫困人口的脱贫问题。 

          五、结对扶贫、农民致富、农村亮丽,精准扶贫结出累累硕果 

          准格尔旗直属机关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内蒙古时提出的努力“打造祖国北疆亮丽风景线”的殷切希望和重重嘱托,不断深化拓展联系和服务群众的长效机制,坚持把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融入到结对帮扶和扶贫攻坚中,按照“不挖山、不砍树、不填沟、不毁遗迹、不截河道、不拆除传统文化建筑”的六不原则,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布局方面,充分尊重当地自然、历史、民族文化,实现了村村有特色、村村有美景,留得住青山绿水,系得住乡情乡愁,美丽乡村建设取得新成效。一是打造出准格尔道道亮丽风景线。准格尔旗4个村镇进入第3批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名村行列。准格尔旗已经累计完成537个自然村的“十个全覆盖”工程,完成投资23.29亿元,实施危房改造1.39万户;建成安全饮水工程83处,解决了3.6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实施街巷硬化643.7公里;完成农网改造工程1527公里,已经形成了一道具有准格尔民族文化特色的亮丽风景线。二是帮助贫困农牧民走上了脱贫致富路。现已建成现代农牧业节水示范基地12.6万亩,设施农业示范基地18277亩,养殖园区12处,采摘园花卉园20个,农家乐等乡村旅游接待点110个,乡村旅游接待游客29万人次,同比增长17%;实现旅游收入2.4亿元,增长20%;农户平均增收2万元,增长20%。三是为农牧民打造出幸福美好的家园。准格尔旗直属机关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在带领农牧民脱贫攻坚中,将产业发展、文化惠民与健康工程结合起来,以产业发展驱动就业创业,以就业创业拉动增收致富,同时嵌入文明乡村创建活动,共同建设幸福美好的家园,现已建成数字电视地面发射基站33个、安装“户户通”3.75万户、广播“村村响”164个;建成嘎查村标准化卫生室65个、文化活动室60个、便民超市61个,校舍建设及安全改造工程、农村常住人口社会保障工程已100%实现了全覆盖。通过强化乡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使农牧民学习有阵地、活动有场所,休闲有去处,农牧民群众的幸福指数得到明显提高。 

          总之,通过机关党组织与农村结缘、机关党员干部与农户结亲,既是机关党组织服务中心、建设队伍的的成功实践,又是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深化拓展,也是转变机关作风、党员干部接受教育的生动写照,更是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在人民群众中的真实体现,真正达到了激发机关党组织工作活力、党员干部受教育、人民群众得实惠的目的。准格尔旗直属机关工委将继续带领旗直机关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为打造准格尔亮丽风景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更大贡献。 

          (作者分别为:中共内蒙古直属机关工委副巡视员   中共准格尔旗直属机关工委副书记   责任编辑 王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