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来源:内蒙古广播电视台新闻综合节目制作传播中心党支部2022年11月16日4630
2022年10月初,新冠肺炎疫情再次来袭,呼和浩特又迎来一场严峻的考验。这样的时刻,共产党员就是“排头兵”,内蒙古广播电视台新闻综合节目制作传播中心党支部的38名党员紧急行动,随时做好奔赴疫情防控一线的准备。
担当作为是最有力的动员
王芸是内蒙古广播电视台一名优秀的节目主持人,“内蒙古芸公益协会”的发起人,也是新闻综合节目制作传播中心党支部的一名共产党员。10月2日一大早,王芸就接到了呼和浩特市通道街办事处的求助,防疫物资需求量非常大,目前缺少交通工具转运是最大的难题。在疫情面前,党员干部就要冲在前面,讲担当、讲奉献、为群众办实事。她马上发动“芸公益”的志愿者们沟通联系,很快,三辆爱心捐赠的电动三轮车就开到了通道街办事处,并立即投入使用。
王芸为疫情防控一线送物资
“芸公益”志愿者爱心捐赠的电动三轮车
之后,王芸和“芸公益”又陆续为其他封控社区捐赠了电动三轮车,这些三轮车在把物资送到小区居民手中的同时,也将一股股社会的关心送进了居民们的心间。大家亲切地给这批爱心电动车起名“小绿马”,谐音绿码,寄托了大家对疫情早日结束的希望。
爱心三轮车在为居民运送生活物资
本轮疫情伊始,王芸就主动带领“芸公益”的志愿者们,积极了解一线需求、居民最需要的物资,她四处奔走,为防疫一线和封控社区争取物资和资金支持。在她的号召下,200多名志愿者通过捐款捐物方式奉献自己的爱心,截至目前共捐赠抗疫物资价值超过13万元,爱心援助的社区超过100家。截至11月4日,王芸与“芸公益”志愿者代表已经陆续为87个疫情防控点位送去了抗疫物资。
把爱心物资送到防控一线工作人员手中
身兼数职 温暖守护
10月2日,呼和浩特市香树岭小区的核酸采样点来了一位居民,她主动报名要求承担核酸采样任务。她叫赵雅冬,是内蒙古广播电视台新闻综合节目制作传播中心的一名党员,《新闻天天看》栏目的记者,就住在香树岭小区。
本轮疫情发生后,按照疫情防控指挥部的要求和内蒙古广播电视台的安排部署,内蒙古台一部分职工以闭环管理的方式留在单位24小时值守,保证节目安全播出,其他职工按要求居家办公。赵雅冬在居家办公期间主动申请作小区核酸检测员,一是因为自己是共产党员,关键时刻要挺身而出,担当作为;二是她本身学的就是医学专业,具备医疗专业知识,能够担当这项工作。
身穿防护服的赵雅冬
从那天开始,赵雅冬每天早晨7点准时到岗,协助社区工作人员有序开展核酸检测采样工作,截至11月5日,她已经在核酸采样点连续服务33天。
赵雅冬正在做核酸采集
在志愿服务的过程中,赵雅冬了解到小区有不少独居老人行动不便,不会用手机购买生活物资。群众有需要,党员就要帮,她积极联络对接志愿者和各个社区的工作人员,先后为六十多位独居老人提供了物资帮扶。在疫情防控一线,赵雅冬始终不忘新闻记者职责,采访记录了一线医护人员和志愿者们抗击疫情的暖心故事,编辑多条新闻在《新闻天天看》节目播出,让众志成城、共抗疫情的精神感染和带动更多人。
面对疫情,赵雅冬既是身穿防护服的“天使白”,又是投身志愿服务的“红马甲”,她义无反顾、坚定执着、舍小家为大家,作为最美的逆行者,成为闪耀在社区疫情防控一线最靓丽的身影。
党员“双报到”
一场绝不缺席的“双向奔赴”
党旗飘扬的地方,就是我们奔赴的前方。疫情发生以来,新闻综合节目制作传播中心党支部38名党员除6人驻守台里负责节目日常安全播出之外,其余32人全部主动到社区报到,积极参加社区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工作。
新闻综合节目制作传播中心党员服务社区防疫一线
党员张艳在都市华庭小区负责值守,帮居民们接收物资,做好消杀;韩雪在的紫藤花园负责组织单元居民做核酸检测;赫东在赛罕区景苑小区协助发放抗原检测试剂盒;薛晨丹在青橙部落小区负责值守以及物资配送.....新闻综合节目制作传播中心党支部的党员们与呼和浩特人民凝心聚力,共克时艰,这是一场绝对不会缺席的“双向奔赴”,更是在用实际行动践行“我是党员我先上”的铿锵誓言。
薛晨丹为小区居民分发物资
赫东为小区居民发放抗原试剂
陈旭在社区参加志愿服务
新闻综合节目制作传播中心职工李珊珊在小区参加志愿服务
初冬时节,瑟瑟冷风难敌一颗红心,是因为胸前的党徽闪耀,空中的党旗飘扬,更是因为我们始终心怀“不负苍生、为国为家”的炽热情怀,和“疫情终将消散、繁花必将如常”的美好希望。
编辑 任 翀
审核 卜凤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