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来源:乌海市直属机关工委2022年08月30日11840
为把机关党建“走在前,作表率”的要求落到实处,市政协机关聚焦机关党建“灯下黑”问题,实施“聚光亮灯”工程,坚持抓基层打基础,补短板强弱项,点亮“五盏灯”,力促机关党建基础更实、制度更严、形式更活、质量更优,推动机关党建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点亮“长明灯”,明责任,压实党建工作责任。紧紧抓住党建责任制这个“牛鼻子”,着力构建自上而下、运转高效、传导有力的党建责任链条。合力推进。坚持把“书记抓、抓书记”作为贯穿始终的主线,认真落实《乌海市政协四个层级党组织联动工作制度》,形成全面统筹、协调联动、合力推进的党建工作格局。研究部署。定期召开市政协机关党建工作会议,专题研究并安排部署党建工作,制定印发了《中共乌海市政协机关党组2022年工作要点》,推动机关党建与中心工作同部署、同安排、同推进。落实责任。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等党内法规,认真落实党建工作、党风廉政建设、意识形态工作“三个责任制”,切实增强全面从严治党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点亮“启明灯”,抓学习,强化思想政治能力。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必修课、常修课,坚持突出重点“学”,丰富载体“学”,创新模式“学”,真正把党的思想政治建设抓在日常,严在经常。突出形式多样化。采取党组中心组引领学、党建理论深入学、重点内容研讨学、党建业务统筹学、专题党课提升学、邀请老师授课学等相结合的“六学”模式,推动理论学习入脑入心。截止目前,召开理论学习中心组会议8次、专题研讨10次、机关集中学习会6次、党员领导干部讲党课2次、先进典型宣讲2次、党建实务培训1次。丰富载体多元化。通过登录“学习强国”APP、关注“北疆先锋”融媒体、“乌海机关党建”公众号和订阅报纸、书刊、书籍及参加知识竞赛有奖答题活动、观看“春小帆理论学堂”微视频、《党史中的清廉故事》等教育片,不断丰富党员教育的内容和途径。创新模式深入化。组织干部职工参加遵义、红安委员培训班2期、市内“委员大讲堂”1期、开展政协委员读书活动、参观“小三线”红色教育基地、选派党员干部参加各类政治理论学习、党建实务等专题培训班,提升党员干部理论素养。
——点亮“指示灯”,促规范,提高组织生活质量。深化机关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构筑上下贯通的组织体系和工作机制,提升党组织的“战斗力”。规范组织生活。严格落实《关于严格和规范党员领导干部双重组织生活制度的实施意见》、“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对开展组织生活的频次、规定动作、流程进行量化、细化,确保组织生活不虚不空不偏。推进制度创新。以开展“政协工作提升年”三年专项行动、制度建设年活动为契机,扎实推进机关党组织“书记项目”,修订完善《中共政协乌海市委员会办公室机关委员会工作规则》等各项规章制度,推进党建规范化、制度化。激发生动活力。组织开展“凝聚团结正能量 履职建功新时代”、“书香乌海 全民阅读”、“三八妇女节”插花、“强国复兴有我 榜样就在身边”等系列主题活动,让党的组织生活更有“党味”、值得回味。加强阵地建设。对机关党员阅览室更换投影、显示屏等设施设备,添置党建、党的历史等各类书籍,为党支部开展学习、工作、议事等提供了场所。强化队伍建设。加强党务工作力量配置,选配2名专职从事机关党务干部,有效保证党的工作力量;调整机关党委委员和各支部委员,增加年轻干部比重;成立功能型党支部,将75名党员委员全部纳入6个专委会功能型党支部,延伸党建工作,引领履职实践。
——点亮“领航灯”,强服务,展现党员良好形象。牢固树立群众观念,充分发挥党员领导干部模范带头作用,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服务全市重点工作。厅级领导干部积极参与全市重点项目建设、信访案件化解、绿色矿山建设、走访民营企业和商会组织、包联共建等中心工作及各个阶段重点工作,在助推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和谐稳定发展中发挥作用。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走访慰问活动。县处级领导干部实地入户走访了解结亲户的生活情况,从生活保障、医疗救助、精神关怀、致富帮扶等方面进行互帮互助,积极营造各民族团结互助的良好氛围。包联共建小区。干部职工深入包联共建小区开展“疫情防控”、“敲门行动”、“保护小区卫生环境”等各类志愿服务活动,服务群众的满意度不断提升。截至目前,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约200人次、累计服务时长达1500小时。
——点亮“聚光灯”,履责任,树牢主责主业意识。创新“党建+”工作模式,把提升组织力作为治理机关党建“灯下黑”的基础问题,做到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同轨合力、深度融合。“党建+思想引领”,认真贯彻落实新时代党建工作要求,深刻认识“没有脱离政治的业务,也没有脱离业务的政治”,真正把党建工作摆在与业务工作同等重要的位置,形成抓党建与抓业务互相促进的良好局面。“党建+平台建设”,充分利用“政协书画院创研室、委员之家、委员大讲堂、政协理论研究会、政协文史馆”5个平台,构筑起干部交流、委员联谊、思想引领等多功能的阵地,创新履职形式 ,增强政协活力。“党建+履职工作”,聚焦市委政府工作重点、群众生产生活难点、社会治理焦点,围绕“加快构建高质量公共卫生服务体系 提升高品质全民健康生活水平”“全市城市更新工作”等课题,开展协商、调研、视察、提案、社情民意等工作,重点在产业转型、城市转型、生态治理、民族团结、民生保障等关键领域,发挥优势积极作为,助力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
编辑 任 翀
审核 卜凤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