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来源:内蒙古广播电视台2022年08月22日6980
近日,内蒙古广播电视台推出了《记者调查:羊皮去哪儿了?》系列报道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受到365beat版app_365bet官网娱_下载bst365领导表扬,365beat版app_365bet官网娱_下载bst365党委宣传部《新闻阅评周报》刊发——【媒体亮点】“《羊皮去哪了?》深度调研彰显职业精神”文章,为该系列报道点赞。内蒙古广播电视台党组希望全台上下要再接再厉,围绕全局工作,深度策划宣传工作,报道一批优质深度调研内容,以实际行动践行“四力”,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记者调查:羊皮去哪儿了?》系列报道,由于新闻要素详实,提出的问题贴近民生,引发领导层和广大干部群众的热切关注,特别是在农牧民中间,反响热烈,纷纷点赞。全媒体推送后,总点击量达50万+。
这篇调研式报道,是内蒙古广播电视台记者历时半个多月,深入锡林郭勒盟、巴彦淖尔市、赤峰市的农村、牧区、企业进行深入采访,连续推出三集报道。分别是《留不住的羊皮》《留住羊皮难在哪儿?》《“吃干榨尽”路在何方?》,最后以编后语点明报道的主题,并对问题的解决给出记者的建议,阐明调研报道的初衷,让媒体人的职责使命意识得到充分表达。
这档引发舆论高度关注的系列专题报道,从新闻舆论工作角度看,有三点启示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一是充分表明习近平总书记对新闻工作者提出的“四力”要求,只有忠诚实践,才能产生有吸引力和导向力的新闻产品。这一系列报道脚力所至,直达一线,所有细节,都是与新闻主体的当事人,包括农牧民、皮货收购商、羊皮加工企业负责人和采购人员、政府管理人员等,进行倾心交流所获取。他们先后采访人物30多个,取得了大量的原始新闻素材。在此基础上,通过细心观察,梳理出有新闻传播价值的案例,通过简明清晰的语言表达,也就是笔力所为,围绕宣传主题一一展示出来。所以,呈现给受众的不仅仅是原始画面和新闻人物的情况介绍,而且有记者的追问和分析,有解决问题的简要提示,通过三个层次的剥茧抽丝,把问题的发生、问题的难点、解决的出路,层次分明地表达到位。
二是数据运用得当,增强了报道的说服力。这一系列报道数据不多,但运用恰到好处。比如,每年我区肉羊出栏6700多万只,同时产生6000多万张羊皮,然而我区加工率不到10%,其余的羊皮哪儿去了?一下子把问题的严重性点了出来,让人为之一振。新闻的由头立刻引起人们深入了解的兴趣,起到了一探究竟的传播目的。
三是充分体现新闻宣传的建设性原则。一档优秀的新闻报道,应该包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指明解决问题的基本路径几个方面。这一专题报道,提出了将牛羊的皮毛“吃干榨尽”的理念,把养殖业的所有利润充分挖掘出来,让老百姓的收益实现最大化。这一理念无疑要牵涉到各方面的责任,其中的运行环节也很多,媒体人力尽导向舆论的责任,新闻报道力尽服务经济工作的责任,这个系列专题切实做到了。值得点赞。
编辑 任 翀
审核 卜凤义
联系方式:0471-4812713
传 真:0471-4812850
邮 编:010011
地 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新城区丁香路45号
建议您使用IE10及以上、Google Chrome浏览器访问,以获得更好的体验。
用户访问量:34174420
Copyright ©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蒙ICP备09001269号-1
蒙公网安备150102021513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