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一颗红心永向党——鄂尔多斯市农牧局退休党员 李存喜

        信息来源:鄂尔多斯日报·都市版2021年09月15日444480

        民谚云:“秋晒如刀剐”。说的是秋天的太阳很毒。下午两点,是“秋老虎”最威风的时候,绝大多数市民不会选择这个时候出行,但82岁的李存喜老人几乎每天这个时候都要出门,而且,通年都是这样,肩背一个小包,包里装有一二本党史党章书籍,一个陈旧的搪瓷茶缸,一条陈旧的毛巾。他出行的目的地不尽相同,有时是社区,有时是机关单位,有时是学校,有时是工矿企业。他去这些地方的目的只有一个——义务讲党课、讲革命故事,把党的红色基因传承下去。

        而这一天,他应鄂尔多斯日报社、人民银行鄂尔多斯市中心支行、东胜区公园街道通顺社区的邀请,在三个单位联合开展的党日活动中,为党员们讲红色革命故事。下午两点半,他准时来到了社区党员活动室。

        战火中洗礼

        “我叫李存喜,出生于陕西府谷县,是从旧社会苦难中走过来的人。我从小和家人一起忍受贫穷的煎熬,还要东躲西藏逃避战乱。那时候,国民党的部队所过之处,村村洗劫一空,而共产党领导的军队所到之处,不仅秋毫无犯,还经常帮助贫苦百姓耕田种地,打柴挑水,救济群众。这一切,在我幼小的心灵里留下了很深的印记。我由此认定中国共产党是为人民的党,我就梦想着自己也能成为一名共产党员,并在共产党领导下的军队当兵。”

        2021年7月1日,李存喜获得“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

        简单的开场白之后,李存喜短暂停顿了一下,似在梳理思绪,似在平复略显激动的心情,似在搜寻激荡在岁月深处的记忆……随即,侃侃而谈,将所有人的思绪拉回到了那久远的峥嵘岁月——

        1959年,他实现了人生的第一个梦想——入党,参军。那年,他十八岁,告别亲人,远赴青海,在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某部队服役。入伍后,他被分在了步兵连,天天进行严格的军事训练。面对青藏高原特别的高寒缺氧气候,无论是翻山越岭长途拉练,还是投弹打靶,格斗擒拿,他样样争先,从不落后。后来,部队缺少汽车兵,他又主动报名学习开车,尽管只有小学二年级文化水平,但他还是凭借顽强的毅力,克服困难,勤学苦练,掌握了开车技术。学成之后,他被分配到高炮营,成为了一名汽车兵。

        1961年,李存喜在高炮营时的留影。

        1962年,印军侵占我国领土,为扞卫主权,我军奋起自卫反击。10月,他所在的部队接到上级命令,开往西藏边境线参加战斗。出发前,所有军人都剃了光头,以便于战场上受伤包扎;每人都写有一封遗书,连同自己剩余的衣物、钱财一并寄回家中;每人口袋中装着一个三寸宽的白布条,上边写有姓名、籍贯、部队、血型等个人信息,以防万一受伤或者牺牲后,能够及时营救善后。另外,每人学习几句印度语:优待俘虏,缴枪不杀。

        由于前线战事紧急,他所在的部队夜以继日向前线开拔。他和他的战友们开着满载军人或军需物资的卡车从西宁出发,经唐古拉山、喜马拉雅山一路蜿蜒而行,沿途尽是悬崖绝壁,冰峰雪岭,稍有不慎坠下悬崖,车毁人亡,后果不堪设想。当地流传这样一句话:“上了五道梁,喊爹又喊娘”。真是步步惊险,处处惊魂。但大家克服了交通环境、高原反应和身体困乏等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连续行军七天七夜。期间,所有人未曾合上一眼,极度困乏时,就打开车窗用寒冷的风雪来提神。而崎岖的山路上,不时有山石挡道、冰雪堵路。战友们徒手清理路障,遇到特别艰险的路段,大家一起推车、扛炮来保证行进进度。在横渡雅鲁藏布江一条支流时,由于没有桥面,战友便跳进冰冷刺骨的江水中,用双手、肩膀托举木板架起了一座临时浮桥……

        11月17日,经过七个昼夜的奔波,终于抵达拉萨。在野外修整一晚后,第二天,便正式开往前线。沿途,不时遭到敌人猛烈的攻击。当时,他任汽车班副班长,部队配发有一把手枪,一百发子弹,五颗手榴弹。他立即持枪下车向印军还击,车上所有的军人也都迅速投入战斗,不久便打退了敌军。敌人撤退后,他们将那些被炮弹炸坏了的汽车推下山沟,将车上的人员和军需物资分散在其它车上,重新上路。行不多时,再次遭到敌军伏击,他们再次予以还击。就这样,一路上不停地打打停停,停停打打,最终冲过了敌人的封锁线。

        到达前沿阵地后,他们立即投入了战斗。那时候,面对枪林弹雨并不感到害怕,最害怕的是补给跟不上,每人每次限额配发一百发子弹,五颗手榴弹。在几天的战斗中,他打出了五百发子弹,投出去二十多颗手榴弹。军需物资时常供应不上,生活物资也短缺。有时候,他们只能喝混着血迹的流水来维持生命……

        经过中国人民解放军历时一个月的英勇战斗,终于打败了印度侵略者,中印边境战争正式停火。战争结束后,当他们横渡雅鲁藏布江返程时,地方政府已经建好了浮桥,他们轻轻松松就过了江。而沿途所经过的地方,老百姓欢呼雀跃,夹道欢迎。对于刚下战场的他们来说,在为牺牲的战友感到悲伤的同时,一种劫后重生的喜悦油然而生。

        回到西宁后,中央慰问团来慰问他们,给他们发放了慰问品:一个搪瓷茶缸、一块毛巾、一支钢笔。

        李存喜说着话,从桌上的小包里拿出一个搪瓷茶缸和一条已经发黄的白毛巾,茶缸和毛巾上都清晰地印有“不愧为伟大的人民,不愧为伟大的军队”几个红色的字。他摆弄着这些物品,语重心长地说:“可惜那支钢笔不慎丢失!”

        退伍不褪色

        李存喜的履历显示:1968年复员,1974年分配到伊克昭盟(今鄂尔多斯)交通局。当时,伊克昭盟交通环境极差,全盟境内仅有百十公里的油路,其余的道路均为砂石路或土路,搓板一样难以行走,而交通局的工作主要围绕道路展开,天天要在路上奔波。对于司机来说,不仅是考验,而且一旦遇上雨雪天气,困在荒郊野外,没吃没喝没住处是常有的事。李存喜得知这个情况后,主动请缨为单位开车。用他的话说就是“共产党员,哪里最艰苦就去哪里。”自此,他成天奔波于广袤的鄂尔多斯大地,凭借顽强的毅力和高超的驾驶技术,从未发生一起安全事故。为此,获得“伊克昭盟安全行驶百万公里优秀驾驶员”荣誉称号。

        1981年,李存喜调到了伊克昭盟畜牧局,工作岗位变动了,但他为祖国建设奉献的初心没有改变,依然踏实肯干、乐于奉献。鄂尔多斯历来是干旱少雨的地区,气象资料表明:鄂尔多斯每年的蒸发量远大于降水量,十年九旱是气候常态。特别是每年冬春,牧区就变成缺草少料的重灾区。因此,抗旱救灾成了畜牧局工作中的重头戏。作为一名党员,李存喜义不容辞的接受了输送抗旱救灾物资的艰巨任务,他时时处处以党员作表率,冲锋在前,享乐在后。由于他在运送抗旱救灾物资支援受灾旗区中工作表现突出,运送里程和运量均排在前列,多次受到表彰,荣获优秀党员、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当年的这些奖状,李存喜至今保存着,还时常拿出来教育子女们,努力工作,勇于拼搏,做时代楷模。

        退休不退心

        “李存喜退休后,依然不肯闲着,只要社区有什么志愿服务活动,总能见到他的身影。在没有志愿服务活动的时候,他就义务为社区居民讲述革命故事、讲党课,传承革命红色基因,激励年轻一代热爱党、热爱祖国。”通顺社区党支部书记柴源介绍说。“二十多年来,李存喜讲故事的事迹几乎家喻户晓,渐渐地,名声在外,请他讲革命故事和党课的单位多了起来,有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他从不推辞,总是乐此不疲,随叫随到。在通顺社区,听过他讲述红色故事和党课的党员干部及群众不计其数。”

        李存喜为党员讲党课。

        在面对记者采访时,李存喜说,他不知道自己义务讲党课还能讲几年,但只要身体状况允许,他要一直讲下去,让大家知道,我们的美好生活来之不易,激励大家不忘初心,勇攀高峰。

        编辑    梁利军

        审核    卜凤义